在股市中,兜底式增持引来诸多质疑。大家都在讨论股市中的这种现象对于大家带来的影响,概念股主要的声音还是在说员工投资能否真正受益?接下来小编就来具体为大家介绍一下兜底增持都有哪些质疑。
质疑一:兜底式增持动机不纯。
昨日,曹山石微博发文称,“董事长号召买股并兜底,实质是向员工变相融资。注意辨别大股东接近质押崩溃边缘的兜底呼吁。用质押维持资金链,是惯用玩法。比如上月被质疑的神雾,关联交易达到主营收入70%。从逻辑推导来说,就是通过关联交易做高利润,拉高股价,从而能够质押股权去维持集团的资金链。暴风15年7月呼吁员工买股,当时市值逾220亿,今天76亿。”。
据悉,发出兜底式增持公告的多家公司实控人的确都有股权处于高质押状态,一旦跌破平仓线则非常危险。例如,东方金钰(10.040, 0.00,
0.00%)控股股东兴龙实业及其一致行动人瑞丽金泽共质押公司股票7.27亿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97.07%,占公司总股本的53.86%。
质疑二:董事长“打白条”怎么办!
据东方财富(16.300, 0.25,
1.56%)Choice数据统计,截至目前,2016年完成员工持股计划的上市公司中,有近六成公司的股价已经缩水。
那么,一旦股价背离预期,不涨反跌,股权处于高质押状态的董事长们自顾不暇,又该如何兑现兜底的承诺呢。
对此,新浪财经咨询了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智斌律师,王律师指出,“如果董事长无法兑现承诺,理论上而言,员工可以起诉要求董事长承担违约责任。但即便判决董事长承担赔偿责任,的确也存在判决无法履行的风险。”。
质疑三:或有内幕交易。
此外还有网上言论称,“事情的真相是这样的:全体员工早就买好了,等董事长公告一出,游资拉涨停,员工逢高卖出!公司内部发公告,本月工资已发。”。
王律师认为,“从法律性质上而言,董事长激励员工买入本公司股票,并对员工的收益预期作出承诺,这更像是一种变相的股权激励。这种变相股权激励属于会影响股价的重大事件,属于内幕信息,在该信息公开前,了解到该信息并低位买入股票的行为人,涉嫌构成内幕交易。”这种情况还有待监管部门的进一步审查。
总而言之,对于兜底增持,很多朋友对此还是不看好的,对于股民朋友来说面对与兜底增持的现象大家还是应该慎重,避免跟风现象。关于股市的更多内容,小编后续会陆续给大家带来,请持续关注股票投资。
相关推荐:。
股票兜底式增持的背后?。
大股东兜底后股价走势如何?
股票里兜底有哪些概念股票?
除特别注明外,本站所有内容均为龙头股票网整理排版,本站所有内容广告不代表「龙头股票网」观点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兜底增持靠谱吗?质疑声不断
- 本文标签:
- 概念股